20090417

高志強訪談錄(3)

高志強〈夜祭〉Nocturne 1998-2007 © Alfred Ko

高志強〈夜祭〉Nocturne 1998-2007 © Alfred Ko


李:你的商業攝影涉及相當多樣化的主題,由風景、建築、人物、時裝產品都會拍攝,後來好像也拍了不少香港唱片封面。
高:寶麗金的譚詠倫鍾鎮濤那段時期,後來的張學友是Ringo Tang(鄧鉅榮)拍的。

李:你是怎樣開始自己的個人作品?
高:在未正式正視自己個人的identity之前,我是拍攝一些香港urban lanscape(城市景觀)的題材,拍攝行人在城市匆匆走動,再局部漂染sepia tone的黑白照片。那是由某些創作方法的尋求,工作方法是由絲印技術誘發的。先是將黑白照片用rubber cement覆蓋著,將露出的部份作sepia toning,照片洗水風乾後才將rubber cement擦去;作品後來在美國圖書館展出。

李:那年代更流行過一陣子的multi-vision。
高:十多部幻燈機配合音樂同步放映的製作。
李:除了一直做商業攝影師,你還持續教授攝影?
高:最近十年比較少, 但一直都有教。
李:除了教授應用攝影外,有沒有教授藝術攝影?
高:曾經教過,但我不太喜歡向學生強調自己的東西。當談到攝影歷史和藝術攝影,我會傾向呈現各類不同的攝影師和提供各類攝影的可能和面貌。
高:黎健強也是早期Photo center的學生,他還未出外深造前,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組織了一個Photo Art League 的團體,很熱心推動藝術攝影。其中成員陳惠芬著有《攝影特區》,寫得非常不錯。之前吳漢霖亦在Photo Center凝聚了一班學生,即後來成立的「工作室」。Photo Center後來在九十年代初完結。

李:最近就這輯《夜祭》作品提到感覺唏噓,其實到了現在這刻,創作的生命力到底是如何延展呢?你會怎樣identify自己的攝影?
高:我不會label自己、亦不想這樣。
李:我覺得某些相片是很高志強的!其實昨天看你的相,最不滿意是照片的黑色邊框;這種邊框可能是80年代時拍攝紀實攝影的朋友,用來表示照片未經剪裁而相當流行,但有時看來卻誇張了它的craftsmanship,用來呈現富藝術品的感覺。看你的照片內容感覺細膩多變,但那邊框在比例上感覺過於粗大,由電腦模擬複製出來的邊框,跟內容有點不太協調……
高:我也有同感,太統一和刻板了點;跟從前自己用手作處理的不太一樣。
李:其實是不是你自己的一種堅持?
高:我不太理會這些技術細節,是曬相師父亞賢給我製作的。
李:攝影師通常都喜歡執著這些技術細節的。
高:我不是,可能在商業攝影中給別人挑剔得太多了。
李:雖然看來好像小題大做,但觀眾看到照片的邊框,可能影響了照片的閱讀。
高:哈哈,我沒有考慮這些問題,特別是有時候邀請了朋友做的東西,大都傾向信任朋友的判斷,不執著事後的修改。

5 則留言:

匿名 說...

吳漢霖和他的學生總共是成立了兩個工作室,一個在威靈頓街另一個在禧利街,"工作室"是後期由這兩個組織合並而成的

Edwin 說...

Photo-art League跟我的關係其實不大. 我1983年開始在攝影中心上課, 那時Photo-art League已在. 我也只是做過一至兩年的普通會員而已. 不敢掠美. 謹誌.

黎健強

yeunghung 說...

Dear Lau Sir,
For a sid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my 1st (NIMBUS) & 2nd (LULLABY) postings (seriously presented this time) at
www.ak-dc.blogspot.com

Edwin Sir,
It'll be my honour to have your viewing, too ^_^

Sincerely yours,
Yeung Hung, Anna

出張ホスト 說...

女性会員様増加につき、当サイトの出張ホストが不足中です。女性の自宅やホテルに出向き、欲望を満たすお手伝いをしてくれる男性アルバイトをただいま募集していますので、興味のある方はTOPページから無料登録を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デリバリーホスト 說...

女性向け風俗サイトで出張デリバリーホス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時給2万円の高額アルバイトです。無料登録をしてあとは女性からの呼び出しを待つだけなので、お試し登録も歓迎です。興味をもたれた方は今すぐどう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