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7

文化博物館演講室


沒有必然的攝影語言
人像攝影所遇到的問題不在於攝影,而在於拍攝者、被拍者和觀眾之間的關係,也因如此複雜的變數,增加了多視點的閱讀方式,其不確定性帶來閱讀上的挑戰,同時也增強解讀上的玩味性,因而產生所謂「沒有必然的攝影語言」。這亦接近當代視覺藝術藉由不同的背景論述,產生不同的表象解讀,如在數碼化的攝影時代,人像攝影反映那一部份的「真實」?或是尋找那隱藏的「虛假」更為有趣?「沒有必然的……」或就是這時代的反照。博物館將邀請展覽的三位客席策展人與觀眾分享他們的看法。

日期: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演講室
講者:王禾璧女士(藝術家)、譚偉平先生(藝術家)及盧婉雯女士(藝術家)


眾生活 • 眾生相 — 漫談影樓攝影
今天的數碼攝影科技非常普及,但過往為個人、家庭留影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上影樓拍照亦十分流行。講者將介紹香港舊式影樓攝影發展的歷史,並講解影樓攝影如何為不同階段的人生留下紀錄,反映時代和社會價值的轉變。

日期:2012年10月20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演講室
講者:吳文正先生(攝影師及本地文化研究者)


瞬間 • 定格 — 新聞攝影中的人像拍攝
新聞攝影工作者以敏銳觸覺捕捉新聞事件的精髓,透過影像傳達與事件相關的時、地、人、事等訊息,當中人像的處理可直接影響到觀者對事件的印象和解讀。講者將從專業角度介紹在新聞攝影中處理人像題材的要點,並與觀眾分享個人的實戰經驗與體會。

日期: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演講室
講者:余偉建先生(攝影工作者)


愛 • 攝 — 「看」親密攝影
人們怎樣在特定的時間捕捉情人或親人的肖像?人像攝影的普及如何改變我們對這種攝影再現方式的理解?講者將講述她個人創作上一直關注的事,及思考親密照片相關的內容,並以中、外攝影歷史上一些作品為例子,說明如何「看」親密攝影。

日期: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演講室
講者:黃淑琪女士(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講師)


參加方法:
每節名額80人。報名請致電2180 8260或填寫教育及推廣活動報名表格(表格可於網上申請或下載表格),先到先得。

此節目以粵語進行。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chi/exhibitions/exhibition_details.aspx?exid=193

沒有留言: